经营二字,从来没有去认真考虑其内涵与外延。这也许跟我的成长经历有关吧:从小家里的经济就特别不好,在生活的压力之下,主动选择的范围极少,即使连为数甚少的选择还得受到父母的干涉,在生活的这个大石磨旁,我早早地套上了蒙面驴的行头。
学业完成后参加工作,虽然我按照自己的意愿娶妻生子,可是青少年时期打下的烙印时时刻刻都影响着我的思维和行为,整天忙忙碌碌却不知道到底自己在忙些什么。孩子渐渐长大,曾经我以为找到了自己的生活目标——一切为了孩子。围绕着这个目标,我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,把自己从繁忙的应酬当中解放出来,抛开曾经学过的知识,从头学习关于教育的理论并认真实践。在实践的过程中,一个问题慢慢浮出水面:我是谁?
看着身边的家长为了孩子愿意放弃一切(包括自己的生命),然后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经历去接受那些所谓好的,拒绝那些自己认为不好的。我经常在嘲笑他们:孩子没有经历你们经历的,他们怎么可能接受你们的经验?你们只是用自己所谓的爱绑架孩子,把自己跟孩子紧紧地绑在一起,让孩子找不到自己,你们为了孩子,孩子为了你们,两者紧紧纠缠在一起,等孩子长大了,也用这样的方式去践行,这就是大部分人的人生。笑完他们,我反思自己,我僵住了:我没有用自己绑住孩子,可是我也是为了所谓的孩子迷失自己。我应该怎么办?我再一次迷失了自己。
我是谁?这个问题是人的终极问题,问的人太多,回答的人太少,能够适合自己的回答更少,所以这个答案只能自己去寻找。记得几米的漫画《缺失的一角》里的场景:一个圆缺了一个角,他决意去寻回缺失的一角,于是经历风霜雪雨,那个角找到了,但是他已经成为了另外一个圆满。
回到经营,经营是指人或者法人根据自己的条件和所处的环境,为自己的目标制定策略并在实际的行动中随时调整的一种行为。经营最关键的是行动与坚持,只要行动起来,并坚持下去,理论上总有抵达目标的一天。举例来说:我们的目标北京,或步行、或骑自行车、或开车、或动车、或飞机、或坐船,只要我们行动起来,都有达到的一天,飞机有飞机的速度,步行有步行的妙处,每一种方式都有他的利弊,最关键的是我们要知道哪一种方式最适合我们自己。
每个人都在经营着自己的人生,也许我们并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最适合自己,但只要行动起来,我们肯定可以找到比较适合自己的。
附:
评论